25日,网易旗下《世界之外》等多款游戏的免责协议引发玩家不满。其中最受争议的一条规则是,玩家未登录游戏超过365天,公司将通知玩家,若玩家在合理期限(官方未明确定义)内仍未登录,官方将直接注销账号。
上游新闻记者登录网易旗下一款游戏看到,在《网易游戏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中写明:“如用户连续365天没有登录游戏,则网易公司通知用户后,用户如未在合理期限内登录游戏,网易公司对该用户账号以及该用户账号在游戏数据库中的任何记录没有保管义务,且该等数据信息无法再恢复。”
网易游戏的删号警告。
在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第一条中,其内容如下:“《网易游戏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订立于广州市天河区。如双方就该协议的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性权益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同意交由该协议订立地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管辖并处理。”
协议要求争端解决要在订立地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
上游新闻记者发现,如果不同意上述协议,玩家将无法进入游戏。
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众多网友表达了对网易游戏多条协议条款的不满,指责网易的条款为“霸王条款”,认为其“吃相难看”“太猖狂”“自己的氪金账号凭啥你说没就没”等。这种规则是否合法合规?
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麻策律师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网络游戏设计“清除休眠账号”条款,关系到用户能否继续使用原有账号及其承载的虚拟装备、游戏消耗虚拟币以及游戏体验,实质上达到了解除合同的效用,属于对用户有重大权益影响的条款。
麻策律师认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针对该类重要影响的条款,网络游戏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制定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提示说明。因此,网络游戏不能仅单纯依赖一揽子的注册协议条款作出限制,仍然需要结合游戏设计是否需要社交互动活跃、账号昵称资源是否具有设计稀缺性、用户是否能够合理消耗游戏投入资金,明确“休眠账号定义”等因素,设置多种合理可触达的“清除休眠账号”前置通知程序,以实施账号回收或者向游戏玩家提供事后救济措施及途径。“如果游戏公司在实际履行过程中,通过合理方式提示了,用户仍不采取措施,就属于权益放弃。”
“至于游戏玩家提及的长期游戏投入形成的游戏价值,用户已经通过日常游戏获得了等价的体验服务,在游戏公司未承诺游戏价值可迁移确认归属的情况下,当前法律条件不具有虚拟财产的所有权认定条件,仍需要根据游戏账号的终结而结束。”麻策说。
除了“一年不登录账号或被删”之外,网易旗下的《世界之外》游戏还被投诉。《世界之外》近期在未通知玩家的情况下,将新卡池抽卡价格从300钻/抽直接涨至400钻/抽,导致玩家消耗400钻/抽的保底机制却可能抽到价值300钻/抽的常驻卡,遭多位玩家投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对于涨价事件,7月23日,《世界之外》官方微博发布相关说明并致歉,官方就玩家关切的定价通知机制承诺:“未来礼包上架及新可兑换道具信息将通过官网公告实时更新。”
同时,官方通过游戏内邮件系统向玩家郑重致歉,“因未及时告知‘刹那’品级侧影定价调整信息深表歉意,现向玩家赠送【召唤之王空间碎片】*3作为补偿。”
《世界之外》官微致歉
上游新闻记者孙磊
股票配资申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